3月14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允許公立醫院單獨或組團采購藥品,建立醫院與生產企業直接交易的互聯網平臺,并按照招采合一、量價掛鉤等原則開展采購工作。這一消息的橫空出現,瞬間刷爆醫藥圈。
“之前沒有這樣的說法,而對于這一說法的出現,我也覺得很突然。”九州通醫藥集團原業務總裁、中國藥招聯盟發起人耿鴻武告訴健康界,出現這一說法的背景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各個部委之間已經統一意見,選擇由國家發改委在公開場合發布這一想法;第二種可能是像以往一樣,各個部委之間只是在表達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而對于這兩種可能性的大小,我目前沒有辦法做出判斷。”耿鴻武補充道。
但在耿鴻武看來,允許公立醫院單獨或組團采購的機制,使醫療機構真正回歸了采購主體的角色。“從整個采購流程與方式上來說,這種機制也會更好一些。”在關于藥品招標采購的各個文件中,招采合一均被列為一項重要原則。國家發改委在表述中同樣表明,采取這一做法是希望能夠實現招采合一。
(圖為中國藥招聯盟發起人耿鴻武)
允許公立醫院單獨或組團采購是否會回到2000年前的自由采購狀態?耿鴻武認為,經過15年的發展,大家對于藥品招標采購的痛點已經有了一定了解,不至于任其回歸至自由采購的狀態。
3月14日,健康界發布《國家發改委:要允許公立醫院單獨或組團采購藥品》一文后,一位讀者在文末留言建議,“應該解散招標辦,讓第三方網絡服務商來搭省級藥交平臺,讓醫院和企業在平臺上自由交易。監管部門只負責監管藥品質量、藥價,以及交易過程是否合理。”
如果這一機制能夠實施,招標辦的職能定位將如何變化?“這就要看招標辦被如何定位。”耿鴻武認為,招標辦依然會有其相應職責。
國家發改委允許公立醫院單獨或組團采購的消息出來之后,“允許二次議價”的聲音開始出現。對此,耿鴻武強調,這一機制是否意味著允許二次議價,還取決于這一說法出現的背景到底是以上兩種可能性中的哪一種。
在上述讀者的建議中,有一條建議是讓醫院和企業在平臺上自由交易。國家發改委在3月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要建立醫院與生產企業直接交易的互聯網平臺。
“這一說法之前就已經有了。”耿鴻武稱,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構建這一平臺的文件,允許以醫聯體等方式進行采購。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創新性地提出,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允許以市為單位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自行采購。
北京市于2015年發布的《關于建立和完善公立醫療機構醫藥產品陽光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以隸屬關系、區域合作、各種醫聯體等組成的采購共同體參加醫藥產品采購,發揮批量采購優勢,實現量價掛鉤,降低采購成本。
由此可見,這一機制將對藥品招標采購政策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仍處于模糊狀態。“橫空出世”時候,這一說法將如何演變,健康界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