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Johns Hopkins Medicine )自1994年創建美國第一個駐家式醫療服務項目(Home hospitalization programs)以來,老年人一直是該項目的目標群體。
如今,隨著醫療保險補貼向價值導向轉型,越來越多的大醫院和醫療系統開始關注駐家式醫療服務,認為這不失為減少患者住院率的良策。
幫患者把醫院“搬”回家?
時隔20余年,伯爵夫人醫療集團(Contessa Health)率先發起試點項目,幫患者把醫院“搬”回家。
伯爵夫人醫療集團由前風險投資人特拉維斯∙梅西納(Travis Messina)于2015年聯合創辦,主要為在家治療的患者提供急性疾病醫療服務及術后服務。梅西納認為,駐家醫療服務關注的是完全不同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這不僅讓他投身創業,還引來馬丁風險投資公司、藍十字藍盾風險投資公司紛紛投資。
最近,伯爵夫人醫療集團開始與田納西州的馬什菲爾德醫療集團(Marshfield Clinic Health System)合作,提供傳統駐家護理服務。伯爵夫人醫療集團獨立為處于康復期的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和脊椎手術患者提供術后康復服務。
馬什菲爾德安全健康計劃(Marshfield's Security Health Plan)主要提供醫療優化方案(Medical Advantage)及其他商業保險,其子公司可為以下六種急性疾病提供醫院級別的醫療服務: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蜂窩組織炎(cellulitis)、肺炎(pneumonia)。以上六種疾病都需要患者到醫院就醫,因此馬什菲爾德選定這六種疾病,為患者提供醫院級別的駐家式醫療服務。
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時需要住院來靜脈注射利尿劑以解決排尿問題,如果在家就可為患者提供這一服務,患者再入院率就會下降。提供駐家式醫療服務后,伯爵夫人醫療集團的護理人員會與馬什菲爾德的各個醫院合作提供后續醫療方案。
駐家式醫療服務獲CMS“暗中”支持
使用該服務的患者需采用捆綁方式(bundled payment)預付費用,30天服務期內,伯爵夫人醫療集團的護理人員負責發靜脈注射藥物并提供實驗室測試及其他醫療服務。
其試點項目有望9月1日在馬什菲爾德附近開展,據該企業透露,第一年約有350名患者報名參加。如果試點成功,則將在其他健康方案中推廣。聯邦醫保與聯邦醫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CMS)雖未覆蓋該計劃,但其創新中心向紐約市西奈山醫療集團(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撥款960萬美元用以開展試點項目。
有人認為,該計劃能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非常有意義。其他國家的經驗證明,駐家式醫療服務計劃的確大大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正如資深人士所言,如果想要切實提供價值,那一切就必須入駐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