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我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隨著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劇,怎樣讓老年人群體度過幸福的晚年?10月19日,2016面向醫養結合的“醫療服務中英論壇”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舉行,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女爵士等中英兩國醫養結合領域的頂尖專家齊聚長沙,針對“老齡化”問題,圍繞醫養結合的頂層設計、運營管理、質量控制、信息支持等熱點話題進行探討,為我國老齡化環境下的醫養結合問題解決提供新思路。
打造醫養結合 “湘雅”范本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人達2.22億。另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我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今年6月15日, 省政府印發《湖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目前,國家老齡委和衛計委正在積極探索醫院支持下的醫養結合的最佳實踐標準和模式。
據吳百納大使介紹,英國人口老齡化進程較早、程度較高,無論是宏觀層面的延遲退休和養老金政策改革,還是微觀層面的“醫院-社區-養老院”的分級運營,都擁有成熟的經驗與先進的技術。
湘雅醫院孫虹院長介紹,目前,中國繁榮基金與英國醫養結合領域排名第一的諾桑比亞NHS醫院基金會合作啟動了相關項目,致力于在2017年3月以前,通過舉辦一系列交流和聯合研發活動形成中國首個“借鑒英國經驗而完成的醫院支持下的醫養結合新模式”。系統化醫養結合運營、技術和培訓模型等項目成果將被應用到湘雅醫院相關醫養結合項目中,并作為范本向全國推廣。
落地難度在醫不在養
“醫養結合是我國應對老齡化挑戰的重要戰略之一,其落地的難度在于醫而不是養!睂O虹指出,由于對臨床技能要求較高、醫療質量監管較嚴、人才及服務水平不足、醫保金融支持不夠等各種挑戰,真正服務于社區和養老院的“醫”的發展趕不上“養”的發展步伐,成為了醫養結合的瓶頸。
怎樣借鑒英國的經驗來服務中國老人?中南大學副校長陳翔解釋,首先是醫療和養老的結合,將湘雅醫院和諾桑比亞醫院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優勢結合,創新醫養結合的服務特色;其次將中英兩國醫院和大學的優勢應用到臨床教育所用,創新臨床教育特色;最后是醫療和信息的結合,結合臨床服務和信息技術構建的大數據優勢,創新如“湘雅醫院大數據”等交叉學科科研特色。
七所“國家隊”醫院聯姻遠程會診
10月19日,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主辦的“H7 SUMMTIT優勢臨床專科合作醫院峰會”在長沙召開。據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北京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七所“國家隊”醫院已經簽署“優勢臨床專科發展戰略項目”合作協議,并建立起七院間遠程醫療會診平臺,每月定期或不定期舉行會診,特別是開展疑難病例研討,解決臨床實際需要,提高醫務人員診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