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福利一区_性一交一乱一乱视频_欧美日韩免费一区_情趣视频免费观看 - 有码在线播放

行業論壇
京晉浙將試點設監察委員會 公立醫院納入監察
發布于:2016/11/9 來源:新華社京華時報 閱讀:1147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已被列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試點地區,3省市將設立各級監察委員會,監察委員會由省(市)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作為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因為醫院行使公共衛生職能,所以其公職人員將納入國家監察范圍。


      11月7日,中辦發文《關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3省市設立各級監察委員會,從體制機制、制度建設上先行先試、探索實踐,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
      十八屆六中全會就強調,“各級黨委應當支持和保證同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對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依法進行監督,人民政協依章程進行民主監督,審計機關依法進行審計監督。”在這一表述中,“監察機關”首次與人大、政府、司法機關并列。
      試點設立監察委員會,這是反腐斗爭開展幾年來,最為重大的一次政治體制改革突破,雖然僅僅是試點期,卻邁出了國家監察制度改革最為重要的一步。


目標:建立黨統一領導下的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
     《方案》強調,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國家監察制度的頂層設計。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黨統一領導下的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實施組織和制度創新,整合反腐敗資源力量,擴大監察范圍,豐富監察手段,實現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面覆蓋,建立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察體系,履行反腐敗職責,深入推進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內容:將在北京、山西、浙江開展改革試點工作
     《方案》指出,黨中央決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由省(市)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省(市)監察委員會,作為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合署辦公,建立健全監察委員會組織架構,明確監察委員會職能職責,建立監察委員會與司法機關的協調銜接機制,強化對監察委員會自身的監督制約。

要求:地區黨組織、紀委等要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方案》要求,要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統一領導。中央成立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對試點工作進行指導、協調和服務。試點地區黨組織要擔負起主體責任,對試點工作負總責,成立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小組,由省(市)委書記擔任組長。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擔當精神,密切聯系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試點地區紀委要細致謀劃、扎實推進,做好試點方案的組織實施和具體落實。試點地區要加強調查研究,審慎穩妥推進改革,整合資源、調整結構,實現內涵發展,使改革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
       國家監察委員會針對的對象是誰?能夠發揮什么作用?它又由誰監督呢?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教授對此進行了解讀。

1.“國家監察”對象是誰?
       馬懷德表示,正如同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所說,各級黨委要支持各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依法履行對公務人員的監督職能。以后的監察機關(國家監察委員會)就應該是與其他的國家機關平行,成為相對獨立的行政機關,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監察機關在監督手段、方式更加完善之后,對人大、政府,包括政協等都能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監察。
       國家監察的范圍更廣,覆蓋所有行使國家公權力的組織和人員。比如,大學行使公共教育職能,醫院行使公共衛生職能,這些機構的公職人員,就是所有國家財政供養的組織、群體都有必要納入國家監察范圍,包括法院、檢察院、醫院、學校,都納入監管范圍。

2.為何整合反腐敗資源?
       馬懷德表示,之所以要整合這些機構,是因為這些重要的反腐敗職能分布在行政和司法機關,多頭承擔預防和懲治腐敗的職能,資源分散,沒法集中力量,形成相對統一、獨立的監察職能。這些機構在職能上也有重疊、重復之處,檢察院和政府內部都有預防腐敗的機構,職能的分散降低了資源的效率。整合這些職能,能夠提高效率,提高權威性,也可以降低行政成本。

3.何時會在全國推廣?
       馬懷德說,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重大的整治體制改革和機構職能調整,采取試點可以降低風險,避免剛開始就推開造成更大面積的問題。試點是一個檢驗過程,如果試點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及時調整。試點地區要可以累經驗,待經驗成熟再考慮在全國推廣。

4.如何監督國家監察委?
       馬懷德分析,對監察委員會的監督可以有兩種,一是內部監督,現在的中紀委內部有監督室,作用就是自我監督;第二種是來自外部的監督,有很多種:包括人大的監督,它是由人大選舉產生的也要接受人大監督;另外,還要接受社會公眾、輿論的監督。
       中央監察委員會權力擴充、職能增加過程中,所以加強對委員會的監督,是整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防止檢察權過度擴張所產生的負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