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福利一区_性一交一乱一乱视频_欧美日韩免费一区_情趣视频免费观看 - 有码在线播放

行業論壇
醫療信息開放:從非結構化數據做起
發布于:2016/3/16 來源:健康界 閱讀:1198

        3月12日-13日,開放醫療與健康聯盟(OMAHA)技術工作組專家研討會在杭州舉行。各專家圍繞HIT在數據、術語、文檔方面的標準化工作經驗,醫健行業政產學研對醫療信息技術標準化的共性需求進行了深入的分享和討論,并對可操作的數據開放共享的應用場景以及標準的協作機制和工作方式進行了探討。

(OMAHA發起人鄭杰介紹研討會的情況)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人口與健康信息領域負責人任冠華的演講題目是《如何建立有效的醫療健康信息標準化的解決方案?》,他介紹了健康信息標準化的國際和國內現狀,并對現狀進行了分析。

       任冠華提出了五個問題。一、OMAHA標準是直接借用還是獨立研制?二、標準制修訂機制是借鑒政府標準的三稿兩審還是試行發布+驗證?三、術語和數據標準內容的動態維護是否采取維基百科+注冊審核模式?四、標準服務是面向社會還是OMAHA會員?五、如何與其他組織建立聯絡和合作關系?

(W3C北航總部經理李安琪介紹W3C的相關情況)

       W3C北航總部經理李安琪分享了W3C的標準體系和工作機制,其標準立項、小組決議的做法,標準工作組織架構的設置、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標準推廣與開發者的關系等對OMAHA今后工作的開展均有借鑒價值。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周長青介紹了醫療術語標準化的研究,臺灣電子健康學會秘書長饒孝先對臺灣地區推動電子病歷與標準制定的經驗進行了分享。

       在“政產學研對標準建立的共性需求”的討論中,衛寧健康副總裁徐春華指出,醫療信息標準化的真實需求分為三個方面:政府管理、醫療臨床和社會服務形態,OMAHA作為民間組織最有可能切入的應該是社會服務形態。

       徐春華說:“作為一個普通人,可能不關心技術、標準層面的東西,而是關心自己手里是否有一份完整的病歷資料,對自己看病有參考價值!彼J為,OMAHA不應該太深入臨床診療的標準,真正要解決的是社會需求。做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公司對患者數據非常關注,最有可能通過市場化的行為達成共識,OMAHA也最有可能得到其支持。

(南京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學院教授丁寶芬介紹基于語義的電子病歷研究)

       南京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學院教授丁寶芬從臨床需求的角度介紹了“基于語義的電子病歷探索”,她指出,在語義電子病歷研發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語義技術本身還在發展中,有待完善;醫學領域還存在著大量未知的原理和相互關系;醫療衛生中文語義標識的規范有待建立完善;目前還沒有成熟的中文醫學本體映射的基本工具——基于語義的搜索引擎;中國缺乏語義技術研究人才,尤其缺乏醫療衛生領域的人才。

       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副所長金心宇介紹了“基于OpenEHR標準的個人應用系統設計與探索研發”,他認為,OpenEHR的優勢在于:模型開發人員不需要關心數據的處理、系統的設計,系統開發人員不需要關心臨床知識,可各司其職,提升效率;支持便攜式查詢,即基于內容模型的查詢,而不是傳統的基于物理數據庫的查詢。

(HL7中國技術指導委員會主任李敬東介紹了HL7的相關情況)

       HL7中國技術指導委員會主任李敬東對HL7進行了介紹。HL7標準在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有:每個標準都有特定的應用場景;標準永遠滯后于實踐,需要不斷修正和更新;標準通暢是通用和寬泛的,需要進行本地化和調優;成功的標準應用取決于對標準的正確理解、適當的本地化和基于應用要求對其所做的進一步調優。這對OMAHA標準制定工作同樣有參考意義。

       SNOMED CT是本次研討會的熱點議題,各方專家圍繞SNOMED在中國的需求、費用、知識產權以及是否適應當前OMAHA組織的目標展開了激烈討論。專家認為SNOMED或者類SNOMED標準應當是整個行業的真實需求,OMAHA可以從學術角度去嘗試探索SNOMED。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衛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寧義提出:OMAHA要根據自身實際,把握好目標和任務邊界,避免執行中的隨意擴大與偏離。這一中肯的表述,也使OMAHA的路線圖更加明確,先從非結構化的數據開放著手,整合聯盟資源,逐步推進結構化數據的開放。

       來自國際標準聯盟組織、醫院、企業、媒體以及OMAHA秘書處和技術工作組近30人參與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