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福利一区_性一交一乱一乱视频_欧美日韩免费一区_情趣视频免费观看 - 有码在线播放

行業論壇
調研|居家養老服務的狀況究竟如何?
發布于:2016/9/19 來源:中國養老人才聯盟 閱讀:843

      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在社科文獻出版社、首都經貿大學等聯合舉辦的《2016北京養老產業藍皮書》發布會上,《藍皮書》編委會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文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北京正在使用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占比僅不到兩成,究其原因,除了傳統消費觀念難以轉變等原因外,產業發展水平整體較低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同質化發展讓居家養老企業與家政公司形成惡性競爭。

政策傾斜未換得市場認可
       日前北京正式披露的民政“十三五”規劃中,在首要發展任務養老里將居家養老作為第一項予以提出。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北京將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在業內人士眼中,已經接連在北京養老市場上發酵、并受到政策傾斜一段時間的居家養老,照理說應該已經雛形初現,在消費人群中的知曉度也有了初步的普及。
       然而,馮文猛直言,調研發現,整體來看,北京老人對于居家養老服務的知曉率、使用率還都比較低,80%的人對這項服務并不了解,正在使用居家養老服務的人群占比僅不到兩成。具體來說,《藍皮書》舉例稱,比如老年人對于陪同看病服務的知曉率僅為11%,“較低的知曉率,構成了老年人釋放潛在需求、實際使用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障礙”。
       而在使用率方面,《藍皮書》列出的20項基本居家養老服務中,僅有小時工、家電維修服務等四項服務超過了10%,而居家養老中相對重點的專業護理等服務的使用率甚至僅0.5%。

內憂外患“夾擊”
     “相比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具有更強的個性化和靈活性特點,但相關產品開發的難度也較大,當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內容還相對有限。而且,多、小、散、亂依然是居家養老服務行業的主要業態,大部分機構專業化程度不高,服務能力相對低下,缺少具有品牌的企業或機構。”《藍皮書》主編、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馮喜良直言。
     “而在客觀上,居家養老和相關領域之間競爭激烈,既沒有明確分工也缺少有效合作。”馮喜良表示,調研中,多家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機構都反映,家政公司與它們在業務上形成了惡性競爭,彼此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機制。
       就此,一位居家養老企業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由于北京家政服務出現時間早,目前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框架體系和服務標準等,因此,居家養老企業如果也單純提供這方面服務的話,包括價格、服務專業度、品牌培育等方面很難對抗得過經驗充足的家政企業。“目前,居家養老企業提供的上門服務大多還是側重于與老年人身體、心理健康等方面相關的,家政服務具有較高的專業性,比如能幫助老年人做簡單的術后恢復、按摩等,但不可否認,現在老年人及他們的家人對居家養老服務與家政服務之間的區別還是比較模糊的,在上門養老服務可能價格更高、服務時間更短且不能涵蓋家政服務的全部項目時,消費者很難心甘情愿地為服務買單。”該負責人坦言。

巨大個性化需求待挖掘
       人口老齡化趨勢不可逆,在有效供給整體不足的情況下,未來北京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巨大潛力毋庸置疑。然而,除了加大宣傳力度讓市民保證對居家養老服務起碼的了解外,改變現狀真正為那90%在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關鍵還是看企業如何補短板,政府如何做引導。
      《藍皮書》建議,要培育需求導向的專業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從各類調查結果來看,其實在各項養老服務中,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率還是比較高的,而且要遠遠高于使用率”。以中國人民大學此前在西城區調研的一組數據為例,當地老人的上門護理需求率為23.5%,但曾經使用過這一服務的老年人占比卻僅有3.2%;康復治療的需求率是20.1%,但使用率卻為2%;陪同看病的需求率為18.2%,但使用率為1.8%。可見這其中,居家養老企業還是有很大的消費潛力待挖掘。
       而對于政府,馮喜良建議,相關部門要強化行業監管和規則制定,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的準入、退出制度,制定標準來規范各類居家養老服務行為,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依法確定使用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范圍。“而且,目前北京在全市統一推行部分老齡政策,在各區的實施情況差異十分明顯。”馮喜良表示,所以未來在政策推行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根據各個區的實際情況,給當地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各區自行推行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