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生物識別技術公司。這是一家正在研發從眼球照片中提取數據點,以取代密碼和指紋識別的公司。
生物技術領域,已經成為醫療健康行業和TMT行業的一個交叉點。不論是在新科技的應用還是在醫療健康行業,都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領域。
這幾年,互聯網+醫療企業獲得了飛速發展。有數據顯示,數量上在2014、2015年達到了高峰。2016年的投融資金額相比往年并沒有明顯減少,但是資本的流向確實產生了變化,投資金額大多數投向了早期建立的企業,尤其是針對大眾的產品。
各大專科領域都還有大量的投資機會!
互聯網+醫療企業分類
中國目前的互聯網+醫療的商業模式面向的主要是四個群體:醫院、醫生護士、醫藥企業和患者,他們也是最有可能在這場商業活動中進行付費的群體。
根據付費方的不同,可以分為9大細分領域,分別是生物技術、尋醫診療、健康保健、專科服務、醫藥電商、醫生服務、醫療信息化、醫療健康硬件、醫療綜合服務。
生物技術:高技術、高資本門檻
生物技術領域中,和基因檢測、基因測序相關的企業在35家中占了23家,從側面反映了創業者和投資人對未來潛力的看好。無論是基因檢測還是生物醫藥開發,高門檻的技術要求使得企業創始人幾乎都來自醫療領域,而且投資額相對較高。
目前,精準醫療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重視,而基因檢測作為精準醫療的一個分支,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健康保健:和TMT領域最為接近
健康保健領域是發展得最早的互聯網+醫療產業,已經有兩家走到了E輪。這個領域針對的用戶規模最大,目標客戶是健康和亞健康人群,活躍度和留存率比較高。
部分健身、運動、保健等應用對醫療專業的門檻要求比較低,所以互聯網背景的創始人很容易切入,相應更容易拿到投資。
尋醫診療:讓吃螃蟹的人跑在了前面
尋醫診療絕對是互聯網+醫療行業中最熱門的細分領域,也是行業和用戶最關注的痛點。從企業發展狀況來看,尋醫診療也是進入B輪以后企業數量最多的細分領域,他們解決的是最大面積用戶關注的診療環節。
在初期的平臺搭建中,拿到更多的醫院和醫生的資源非常重要。尋醫診療的產品對醫療專業知識的要求不高,創立于2011年的春雨醫生已經在2014年進入C輪,成為行業巨頭。同時還有尋藥問藥、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幾大巨頭,這也讓尋醫問診成為市場認知度最高的領域。
醫療信息化:老家伙當家
和金融、電信等其他領域的信息化建設一樣,醫療信息化對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網絡通訊和移動通訊等現代化信息技術要求較高。
參與醫療信息化建設的一般是IT技術公司,更需要的是強大的互聯網技術能力,在理清醫療機構的業務邏輯之后,開發出各種支持和服務的信息系統。但是醫療信息化并不僅僅是HIS系統,還有基因大數據分析、醫學數據分析、醫療影像云存儲和數據分析等細分領域,也從側面看出信息化建設在互聯網+醫療領域的基礎作用非常重要。
目前,醫療信息化領域更多的大事件來自于老牌醫療信息化公司的轉型,這也是一個典型的重資源、重經驗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