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以“維護醫務人員權益、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醫藥衛生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到最高檢機關參觀、座談。
據了解,舉辦檢察開放日活動,是檢察機關深化檢務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的一項重要舉措。自2010年5月最高檢機關舉辦第一次檢察開放日活動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舉辦18次。此次是最高檢首次專門邀請醫藥衛生界代表委員參加開放日活動。
開放日活動中,代表委員參觀了最高檢接訪場所、12309舉報平臺及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管理中心等場所。他們表示,通過與最高檢工作人員近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切實體會檢察工作的嚴謹、規范、高效、公開,深刻感受人民檢察官為人民的責任與擔當。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與會的14位代表委員圍繞檢察機關依法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加強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法律監督、保障和促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內容,提出許多真知灼見。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院長王靜成說,去年底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將“醫鬧入刑”變成現實。這一結果是醫務人員多年的期盼,但什么樣的“醫鬧”情形能納入刑法處置、醫鬧入刑的具體包括哪些構成要件等,還需要進行細致、慎重地界定和解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指出,要把醫療糾紛和犯法入刑作出嚴格區分,并加大宣傳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中心主任瞿佳說,對涉醫違法案件的高壓打擊態勢只能有增無減,要形成“組合拳”綜合治理,防止返潮。在具體實施打擊時,相關部門必須毫不猶豫地執行。他提出,法律要保護患者,也要保護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要依法預防處置醫療糾紛,這是原則和底線。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說,與減少疾病發生需要注重預防一樣,加強對全民的普法教育,做好“預防”,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犯罪發生率。他還提出,要正確區分醫療事故罪與非罪的概念,加強對基層檢察機構的指導,同時加強對司法審判的監督。
作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代表,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也參加了座談。他表示,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有法律作為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他建議,在預防醫療專業技術人員職務犯罪過程中,衛生與司法部門應更好地開展合作,更好地維護廣大民眾的公共衛生安全。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本,是社會發展之基。”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曹建明在認真聽完所有發言后表示,檢察機關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堅持把服務、保障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努力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曹建明強調,良好的醫療秩序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體現,也是增進人民福祉的客觀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加大對涉醫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保障正常的醫療秩序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特別是要依法嚴懲在醫療機構聚眾鬧事、私設靈堂、封堵大門、阻塞交通等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依法嚴懲故意傷害、殺害醫務人員,公然侮辱或者捏造事實誹謗、誣告陷害醫務人員,以及在醫療機構內毆打、追逐、攔截、辱罵、恐嚇醫務人員或者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的犯罪;依法嚴懲以不特定的醫務人員、就診患者為對象,危害醫療場所公共安全的犯罪,以及利用互聯網挑撥醫患矛盾,引發涉醫突發案件、群體性事件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犯罪;更加注重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為創建“平安醫院”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曹建明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建設健康中國的必由之路。當前,發生在醫療、醫保、醫藥等領域的職務犯罪,嚴重影響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他指出,要充分考慮醫藥衛生領域案件的政策性、專業性,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嚴格執行寬嚴相濟政策,注意辦案方式方法。尤其要注意嚴格區分醫療活動中不正之風與違法犯罪的界限、執行和利用國家政策出現偏差與鉆改革空子實施犯罪的界限、職務行為與業務行為等界限,堅決防止把一般違法違紀、工作失誤甚至改革創新視為犯罪,保障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