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臨床差異(clinical variation)非常重要,不僅能確保病人得到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還有助于減少醫療服務的總體費用,對國家和醫院都是如此。
美國注冊護士、醫療顧問唐娜·霍普金斯(Donna·Hopkins)說:“當今醫療行業滲透了各不相同的醫療實踐和服務,這就是臨床差異。”用藥過度、用藥不足、用藥不當和醫療服務浪費等都與臨床差異有相關性,后果也各不相同。
美國擁有全世界最昂貴的醫療系統,醫療保健花費占GDP的17.1%。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0%。如何控制成本,改革醫療服務,減少臨床差異,都是美國醫療系統的核心議題。
霍普金斯說:“減少臨床差異,需要統一的臨床指南和規定,減少測試和程序,消除治療差距,提供真正的跨學科服務。換句話說,減少臨床差異,就是用正確的途徑,在正確的時間,拿正確的花費,提供正確的治療。”
成功減少臨床差異能產生多重積極影響。霍普金斯表示,它能提高醫生參與度,優化人員配置,提高醫院營利,降低醫院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夠改善醫療質量,提高安全。
面對霍普金斯有關降低臨床差異的提議,美國眾多醫療業內人士也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回答。
1.你是哪個瞬間,突然開竅,意識到需要解決臨床差異問題的?
紐約羅切斯特斯特朗紀念醫院(Strong Memorial Hospital)首席執行官史蒂芬·哥德斯坦(Steven·Goldstein)表示,并沒有“突然開竅”的時候,而是隨著時間推移,逐步意識到的。隨著報銷模式從總量導向轉變成價值導向,醫療服務供應方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
哥德斯坦特別提到,在風險導向的付費模式下,改革臨床實踐、減少臨床差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CMS還提出,2018年,要把50%的醫療保險(Medicare)費用和價值導向的報銷模式關聯起來,這又給臨床改革增加了緊迫性。
弗吉尼亞州凱利里昂診所(Carilion Clinic)首席管理官、弗吉尼亞理工教授帕特里斯·M·韋斯(Patrice·M·Weiss)表示,美國婦產科學院的同行2013年就曾提出過類似舉措。受其影響,韋斯干脆在凱利里昂采取減少臨床差異的措施,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韋斯意識到,減少臨床差異意味著,醫院管理者必須了解不同醫院、甚至同一家醫院在臨床實踐上的差異。
2.臨床差異和醫療機構表現之間有什么關系?對財務平衡、醫療質量、患者滿意度有什么影響?
慈愛醫院喬普林分院(Mercy Hospital Joplin)首席財務官謝麗·亨特(Shelly·Hunter)說:“如果臨床差異顯著,醫院財務的不確定性就會增加,從而降低運營表現。”
有了標準化醫療,療效更好,并發癥更少,再入院率更低,其他涉及報銷的質量導向指數也有所提高。重要的是,醫院減少浪費,避免重復服務。標準化的臨床路徑能減少對檢測和實驗室的過度使用。另一方面,臨床差異偏大,標準化落實不夠的情況下,還很難準確地估算成本。
此外,臨床差異還會影響患者滿意度。因為標準診療確實會導致醫療差錯和并發癥,延長住院日,提高再入院率。
3.醫院如何與醫生聯手,減少臨床差異?
韋斯表示,醫生的支持和參與絕對是關鍵。為了帶動醫生的積極性,需要選出醫生中的佼佼者做領袖。這樣的領袖醫生要有過硬的臨床技術,被同行尊敬,對變革充滿熱情,并且需要善于溝通。
雖然醫院管理者更傾向于找科室主任或者最高產的醫生當領袖,但僅靠這兩點,并不一定能保證他們就是合適的領袖。
4. 在引導醫生降低臨床差異的行動中,風險調整(risk-adjusted)分析有什么作用?
注冊護士、醫療顧問南希·拉基耶爾(Nancy·Lakier)表示,讓醫生改變臨床實踐的時候,要記住醫生是科學家,這一點很重要。除非看到有關他們表現和成果的、實實在在的數據,否則醫生們不大可能做出改變。
“他們只要看了數據,就能說出來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當醫生看見可靠的風險調整數據時,或是他們覺得不是聽命于別人,而是獲得了數據支持的時候,他們很快就會運用這些數據,改善醫療服務。” 南希·拉基耶爾說。